场外期货配资 速领!30份零碳园区PPT!涵盖建设方案、关键技术、发展路径……
12月11日到12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将“建设一批零碳园区”写入明年重点任务之中,这是中央政府首次提出“零碳园区”概念!这为我国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未来,将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零碳园区的建设,推动园区在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等多领域实现零碳排放。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全国最大的智慧零碳示范园区案例: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目前正在装修阶段,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
该园区是如何建成,在装修及后续使用过程中,怎样做到以实现“智慧零碳”的目标,每一个环节都“精打细算”减碳?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此外我汇总了30份建设方案PPT,希望能帮朋友们在开展项目时提供参考和指导。
以下为部分内容,获取完整版,公号《低碳新风》
01展开剩余94%30份建设方案PPT
以下为资料目录及部分内容介绍:
推荐资料1:双碳背景下低零碳产业园区发展路径思考
PPT来自中国能建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王震泉,主要内容如下:
(1)政策环境:国家层面的“1+N”政策体系和江苏省的“1+1+N”政策体系,为低零碳园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国际上,各类区域、行业、组织的节能降碳要求日益严格,企业面临机遇与挑战。
(2)发展现状:园区发展存在着化石能源消耗高、碳排放量大、数字化基础薄弱、碳资产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面临平衡低碳转型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助力产业招引、全周期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3)转型路径:包括系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系统优化、清洁生产、数字赋能和认证衔接等方面,并分享了黄海新区低零碳园区和丹阳电网电碳综合管服系统等案例。
通过学习这份PPT,大家可以解低零碳园区建设的总体发展路径和关键环节,以及相关技术和解决方案,为园区和企业低碳转型提供参考,推荐给园区管理者、企业领导及政府相关人员。
推荐资料2:零碳智慧园区全域双碳管理建设方案
PPT介绍了建设零碳智慧园区的理念、路径和内容,涵盖碳核查、碳减排规划、绿色能源建设、节能降碳管理、碳交易等多个方面,并强调利用数字孪生技术进行园区碳管理,实现可视化、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零碳智慧园区两大核心要素如下:
(1)“感、查、枢、李、信”五位一体的数字底座
感: 泛在感知基础设施,包括园区行业企业感知、建筑楼宇感知、交通感知、城市管理感知、生活排放感知等,全面收集碳排放数据。
查: 碳排查系统,对收集到的碳排放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和评估,形成园区“碳画像”。
枢: 数字孪生技术,虚拟构建园区模型,进行碳排放模拟、分析、预测和决策。
李: 碳管理系统,对碳排放数据进行管理和优化,制定碳减排目标和方案。
信: 碳交易系统,管理园区碳资产,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2)“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新型电力系统
源: 可再生能源,包括风电、光伏、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满足园区能源需求。
网: 智能微网,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荷: 园区用能需求,包括电力、热力、冷能等。
储: 能源储存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削峰填谷。
02雄安新区零碳园区建设路径
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互联网产业园北部,目前已进入装修阶段,明年投运。这座即将投运的园区,如何实现零碳?
2024年7月,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航拍图
首先,零碳建筑并不是不产生碳排放。根据《零碳建筑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建筑按碳排放指标可以分为低碳建筑、近零碳建筑和零碳建筑三类。
根据征求意见稿,零碳建筑要同时满足几个条件:零碳建筑的碳排放强度应满足近零碳公共建筑碳排放强度,经碳抵消后的年碳排放总量不大于零;在实现近零碳建筑基础上,可结合碳排放权交易和绿色电力交易等碳抵消方式等。
按照创新中心所处位置的气候条件,对照相应标准,创新中心达到近零碳的碳排放强度应不高于19kgCO2/m2a(千克二氧化碳每平方米每年)。“经过测算,创新中心的碳排放强度只有16.1kgCO2/m2a。”国网电易数字科技(雄安)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徐慧明说。
这一数字是园区设计之初,在满足室内环境参数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设计降低建筑用能需求、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建筑蓄能降下来的。除了要求碳排放强度达标,征求意见稿还提出“零碳建筑必须满足经碳抵消后的年碳排放总量不大于零”。
徐慧明拿出一张创新中心零碳实现路径表。按照2015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9.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创新中心,年碳排放基准值为14008吨二氧化碳。创新中心要想实现零碳,就要在这个基准值上降碳。
在设计之初,大到取暖制冷,小到一盏灯的照明用电,都被计算到园区碳排放中。园区在实现能源清洁供应、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源消费成本的同时,对碳排放能减能降的地方精打细算,逐项瘦身。
从中可以看到:从能源利用开始,通过建筑的被动式节能和建设清洁能源站,实现园区暖通空调系统年减碳量2400吨,年降碳率17.1%;通过采用高效节能调光灯具和智能照明系统,以及全电厨房、势能回收电梯等,实现减碳量4039吨,年降碳率28.8%;通过园区高效数据机房、智慧运维管理等实现年减碳量1304吨,年降碳率9.3%;通过大面积的屋顶光伏发电实现年减碳量1195吨,年降碳率8.5%。
工人正在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楼顶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
零碳目标走到这一步,已经实现年减碳量8938吨。剩余的5070吨二氧化碳,通过绿电交易或碳交易抵消,最终将园区年排放的14008吨二氧化碳降至零。
投运后的创新中心,不采用市政供暖和自供热。“这两种方式都只能供热,我们想用一种能同时解决供热和制冷并且低碳的方式。”创新中心清洁冷热能源站技术负责人王银说,最终他们选用了浅层地源热泵+蓄能系统。
热泵提取自然界中的能量,不但效率高,而且是目前比较清洁、经济的能源方式。2023年,创新中心开工。它也成为雄安新区首批采用浅层地源热泵项目。
项目最先施工的不是地基,而是清洁能源站中的地源热泵地埋井。地源热泵地埋井安装在建筑底板下,必须一次性设置好,没有检修的可能。这就要结合土建,对施工工序合理安排。测算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地源热泵地埋井的安装深度和数量。要让这些设备满足园区供热制冷时有一定余量,又不能余量太大造成浪费。
经过仔细计算,最终,创新中心建筑底板下打了1130口直径25厘米的地热井,这些井间隔4米至6米,深度大于等于130米。
地源热泵的运行原理是利用地下常温土壤和地下水相对稳定的特性,利用深埋的管路系统,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与建筑物完成热交换。
冬季,热泵机组从地源(浅层水体或岩土体)中吸收热量,向建筑物供暖;夏季,热泵机组从室内吸收热量并转移释放到地源中,向建筑物供冷。
地源热泵系统的效果怎么样呢?
以制冷效果举例,根据《高效空调制冷机房评价标准》,创新中心的冷源系统季节能效比在5.5-5.6之间,是能效等级的最高级。而目前,国内大部分制冷机房能效比都在3.0左右。节能的不仅有这些。在规划之初,创新中心每个房间就已经做好了功能定位。
细化到每个房间要安装多少只、分别多少瓦的灯。”徐慧明介绍,整个园区共涉及1965个品类14.6万个大小设备,全部接入园区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
作为国家电网的能源互联网产业创新中心,和其他的零碳园区有一点很不同——对电的使用。
这里建设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园区级多端低压柔直环网。创新中心多端低压柔直环网技术负责人丁志宇这样解释这项技术:常见的交流电网,需要在需求侧建立多个配电房或变压器;多端低压柔直环网是引入园区的环状直流电网,多个负荷端接入环线,相互之间不影响。
这个样本意义重大。首先,光伏发电产生的电是直流电,打造园区级多端低压柔直环网,创新中心的光伏发电就能原地消耗。其次,需求侧端的充电桩只能用直流电,新能源汽车充电都需要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但这一过程有6%的损耗。直流电直供充电桩,就减少了这部分损耗。再次,园区级多端低压柔直环网能将园区柔性可调负荷提升至园区尖峰负荷的37%,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和高比例可调节负荷方面做到了国内领先。
绿电的发电量逐年增加,这个园区样本试验成功,就能进行复制推广。这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地方减少更多的碳排放。如果每年园区降低系统成本857.59万元,这也是零碳园区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
依据零碳咨询测算数据,创新中心园区年降低碳排放总量为8938吨,按照2024年北京碳交易市场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成交均价每吨二氧化碳74.4元计算,创新中心园区年节约碳交易成本为66.4万元。
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智慧运营管控一体化服务平台示意图
在园区降低系统成本总量中,清洁供暖、电力交易等组成部分都是节约成本,只有碳交易服务一项虽然总量不高,但属于服务收益。“碳交易服务指的是我们正在着手筹建的电碳交易服务平台。”创新中心电碳交易负责人黄文东介绍。
根据征求意见稿,零碳建筑的实现,可结合碳排放权交易和绿色电力交易等碳抵消方式。前者指的是碳排放权配额和CCER,后者指的是采购使用绿色电能。
“过去,需求侧购电要到售电公司,购买碳排放权配额要到碳交易平台或碳信用交易所。电碳交易平台建成后,就相当于开了一家综合能源‘商店’,能为需求侧提供‘电、碳、证’一揽子服务。”黄文东说。
在他们的构想中,这个平台不但能提供交易,还能为需求侧提供资源聚合、多品种策略组合、零售套餐服务、实时经济评估、持仓风险防控、细分领域供需预测等服务。
通过打造清洁能源低碳示范、负荷柔性互动示范、园区智慧运营示范、园区电碳交易示范,最终建造成一个零碳园区样板。我们希望这个样板具有可复制性,带动更多园区减碳、降碳。
除了以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为代表的产城综合体外,工业园、港口物流园等不同类型的零碳园区又该怎样打造,建造过程中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下。
03不同类型的零碳园区如何打造?
不同类型的园区在零碳发展的路径上也各有侧重,园区均需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取合理的零碳战略定位以及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
1、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因此打造零碳工业园区至关重要。具体策略包括:
能源转型:通过逐渐降低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碳排放,建立低碳甚至零碳的能源系统。例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工业减排:实施生产线节能降碳改造,推动余压余热余能回收利用,降低工业过程的碳排放。
智慧化管理:引入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分析能源消耗,优化能源分配和使用效率。
2、港口物流园
港口物流园作为物流运输的重要节点,其碳排放主要来源于运输和仓储环节。打造零碳港口物流园的策略包括:
绿色交通:推广使用新能源交通物流运输工具,如电动货车、氢能船舶等,减少运输环节的碳排放。
智能仓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化仓储管理,减少库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能源优化:建设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设施,为港口物流园提供清洁能源。
3、产城综合体
产城综合体是集产业、居住、商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区域。打造零碳产城综合体的策略包括:
建筑节能:采用节能建筑材料和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减少建筑能耗。同时,引入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对建筑内部的照明、空调、通风等系统进行精细化控制和管理。
绿色出行:建设完善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共享出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碳汇增加:通过植树造林、建立生物吸碳项目等方式,增加园区内的碳汇量,以抵消部分碳排放。
4、科技创新园和商务办公园
科技创新园和商务办公园主要关注建筑和办公领域的碳排放。打造零碳园区的策略包括:
零碳建筑:推广使用零碳建筑技术,如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设施等,实现建筑的能源自给自足。
绿色办公:推广无纸化办公、节能设备等绿色办公方式,减少办公过程中的碳排放。
能源管理:建立能源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和分析办公区域的能源消耗,优化能源使用效率。
零碳园区是我国园区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最终目标。零其建设过程不仅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更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次积极探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场外期货配资,零碳园区将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绿色发展的典范,引领人类社会走向更加繁荣、可持续的未来。
发布于:山东省- 上一篇:互联网配资交易 西江航运干线南宁至贵港3000吨级航道工程开工建设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