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如何开杠杆 “吾论‘如何’”成长讲坛丨如何将“敢”的基因融入成长血液?
讲述者名片:环一军,男,78岁,籍贯江苏靖江,现任江苏三江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靖江市企业家协会会长。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我很喜欢一句话:“每一个伟大的成就,都始于一个勇敢的开始!”从盘古的开天辟地,到一代代中国人的砥砺前行,“敢”是华夏儿女勇拓新境的精神内核。
作为一名创业者,我经历过艰难的起步、激烈的竞争、市场的变革,对我来说,“敢”就是既要不断适应旧传统,又要不断尝试新事物,还要在逆境中寻觅良机。
商海浮沉数十载,正是这一个“敢”字支撑着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一个社办小作坊发展成如今的微特电机领军企业。
那么,如何将“敢”的基因融入成长血液?
我想,“敢”字在心,无畏前行。人生如果怕这怕那,那将一事无成,其实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底气是勇敢,只有“敢”字在心,无畏前行,才能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
展开剩余84%初识“敢”,是勇气的萌芽
站在生活的十字路口,面前是未知的道路,如果不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将永远无法知道自己能够走多远,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
我1946年出生在靖江西来,1964年高中毕业于生祠中学,因为家庭种种原因导致当年我没考上大学。
1972年,中央提出“抓革命促生产”的口号,当时的西来公社也想搞个厂,作为返乡大学生,我被调来筹建西来电器厂。
当时的工厂“一穷二白”,没有车床、没有图纸、没有技师,要做产品,我们只能“烧香买,磕头卖”。
为了造出质量过硬的产品,我们研究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削尖了脑袋钻研。
为了采购生产器材,我们常常到上海、无锡等地出差,舟车劳顿、往返格外辛苦。
一次,在路途中,偶然遇到了一个省电力建设公司的采购员,我们费尽口舌,极力向他推荐电焊机,并获得了他的试用许可。
那时,交通不方便,我们就找了一台拖拉机,拖着样机从西来运到南京。最终,运转良好,我们的产品也获得了省电力建设公司的认可。
秉持对产品质量优中更优的执念,我们以年产二三百台电焊机的效益养活了厂里一帮人。
1979年我被任命为西来电器厂厂长。经过对市场调研,我发现电扇市场空缺较大,于是带领厂里成功转型,由电焊机板块,转向电扇板块。
就这样,我们做电扇一直做了十年,产品更新换代,厂里也初见规模,我们的产品还入选了江苏省名产品目录。
创业之初的稚嫩,难免心中会有忐忑。那一刻的“敢”,是对自我的认可,也是对未知的拥抱。事实证明,无论起点多么微不足道,只要有勇气站出来,就已经踏上了成功的征途。
践行“敢”,是前进的源泉
每一次勇敢的尝试,都是对自我的挑战与超越。它让我们在畏惧面前挺直腰板,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让我们敢于梦想,敢于实践,敢于面对一切可能。
1989年冬天,无锡小天鹅洗衣机搞得很红火,并获得了全国第一枚洗衣机金质奖章。
得益于这十年建立的人脉,经人介绍,我与小天鹅公司搭上了线。为了做上小天鹅的配套,我们再次转型,开始攻坚电机板块。
然而,因技术堡垒,我们制造的电机噪音很大,未能达到小天鹅的标准。
为了越过技术难关,我专门聘请外地工程师来靖现场会诊,前后摸索了一两个月,终于制造出一批合格的电机。
1992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到小天鹅视察,要求小天鹅达到或超过日本松下的标准,突破5000次无故障运转。
当时送到小天鹅配套的电机已经有了9家,竞争形势严峻。
好在真金不怕火炼,我们敢于叫板其他8家。第一轮比拼,淘汰了6家,只剩下3家。每家再做200台,共600台洗衣机送北京家用电器研究所检测。
不久,喜讯传来,只有我们的电机是合格的,三江的配货份额从1/9增加到50%。
1997年,国家号召吸引外资,这时一家台湾企业看中了电机产业,要和小天鹅公司合作,合资搞电机厂。
由于我们90%的供货都是小天鹅,如没有了订单,三江即将万劫不复!
经过多方权衡、考量、协商,我毅然决定向小天鹅集团无偿赠送51%的股权,这一举措让三江从此与小天鹅集团结为利益共同体!
这个大胆决策,开创了乡镇企业股权制度改革的先河。97年10月,“江苏小天鹅三江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在靖江市西来镇隆重举行挂牌仪式,时任省长郑斯林还特地发来贺电!
“送股改革”是一次勇敢的尝试。这一“送”带来了很大的反响,《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都刊登了这一消息。
2004年,小天鹅开始走下坡路,而三江已经开拓了庞大的电机市场,于是我又决定把股权买回来!辗转多年,三江又回到了我们自己手中。
真正的成功,往往属于那些敢于面对挑战的人。正是这份“敢”,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内心更加坚韧,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
参透“敢”,是担当的升华
敢于担当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在享受成功时,要敢于分享,更要敢于回馈。
曾有记者问我,三江对我来说是什么,我说:“三江就是我,我就是三江。”
这么多年来,我感到,做企业带头人必须敢于担当!
坚持为企业担当,面对金融危机等外部挑战时,我敢于决策,果断调整产品结构,削减中低端产品的生产份额,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坚持为职工担当,面对员工们的意见诉求,我总是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们,为他们提供宝贵的意见,搭建成长的平台,确保他们的每一份付出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作为西来镇土生土长的“老先生”,我也常常思考如何将企业的成长与社会的福祉相结合,回报家乡、回馈乡亲。
我以“村企联建”为契机,每年拿出280万元资金,用于改善帮扶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借助人才优势,对帮扶村开展智力帮扶,向群众教授实用技术,帮助他们更新生产生活观念,提高生产技能和生活质量。
敢于面对市场的波动,调整战略方向;敢于面对员工的诉求,倾听他们的声音;敢于面对社会的期待,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份担当的升华,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使命,也让我在事业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从容。
“敢”,这不仅是一种个人品质的修炼,更是一种企业精神的传承,我早就把这个字融入三江文化中。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每一次的“敢”,都是对自我的超越,对未来的投资。这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态度,赋予了无尽的力量和激情,让我行得更快股票如何开杠杆,站得更高,飞得更远!
发布于:北京市